“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2025年10月15日上午10时22分,斯堪尼亚亚洲工业运营总裁Ruthger de Vries郑重地用中文宣布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现场顿时掌声雷动。
见证这一时刻的到来,如皋工业生产基地从立项到建成开业,历经5年风雨;作为国际商用车领先力量的斯堪尼亚,此时也走过了134年历程。
位于江苏省如皋市的工业生产基地是斯堪尼亚在全球布局的第三个制造基地,同时也是该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全球性投资项目之一。公开数据显示,传拓集团旗下的斯堪尼亚集团在如皋工业生产基地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20亿欧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达80万平方米,规划年产能为5万辆,产品除了供给中国市场,还会出口亚洲及大洋洲市场。
西方底蕴 中国速度
扎根中国就是为了引领全球
十八世纪上半叶,瑞典船舶就已经开始漂泊万里往返于中瑞之间从事贸易。1950年5月9日,瑞典与中国建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而这一切历史的渊源似乎都在孕育着斯堪尼亚与中国市场的融合。
1965年的一个机遇,斯堪尼亚向中国林业部交付了10台斯堪尼亚-瓦比斯LT76卡车,从而开启了“SCANIA”在欧洲和南美市场之外的一片广阔天地。
当然,囿于国情和经济发展的曲折,以及行业竞争,斯堪尼亚直到本世纪初期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不过,考虑到中国经济总量逐年快速提升的现实,特别是商用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斯堪尼亚还是坚定了“深耕中国、扎根中国”理念,借助中国开放外商独资建厂的政策东风将全球第三个生产基地布局在通江达海的江苏如皋。
“这项投资不仅是为了增加产能,更为了成为客户的优质合作伙伴,因为进入中国也意味着进入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卡车市场之一。在这里创新节奏快,客户期望高,而这更是我们在此深耕的原因。为本土发展注入动能,我们将通过创造就业,共享技术与专业知识,与中国供应商、工程师及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本土化根基,赋能整个产业生态的繁荣。”传拓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堪尼亚集团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Christian Levin表示,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将成为中国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并推动斯堪尼亚自身发展。“通过本地化生产和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受益于中国速度和创造力,增强全球竞争力,加速向可持续运输转型。”
中国以约占世界17%的经济体量,贡献约30%的全球增长,毫无疑问是世界经济增长可靠的“动力源”与“稳定器”。在此形势下,对于产能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斯堪尼亚而言,年产5万辆的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既有助其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又能兼顾亚洲及大洋洲市场的增量需求,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亦油然提升。
价格不是问题 价值才是关键
“中国制造”同样是全球高端
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开业暨市场战略发布会现场,“中国制造”全新斯堪尼亚Super系列产品价格同期发布,包括全新Super 460R 4ⅹ2车型、500R 4ⅹ2车型、500R 6ⅹ2车型、560R 6ⅹ2 Pro车型在内四款产品价格分别为68.8万元、70.8万元、73.8万元、77.8万元。
此前,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David Källsäter已明确表示,在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出品的“中国制造”斯堪尼亚Super卡车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性能品质与欧洲(荷兰)和南美洲(巴西)工厂完全一致。对于中国用户而言,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开业后,年底即可实现批量交付,相比原来进口产品的交付期显著缩短。
当然,依据全新斯堪尼亚Super产品在国内实际运营表现,25.9L/100km的平均油耗相比上一代产品至少节油10%,在干线运输中,能耗支出堪比中国主流品牌同级马力段天然气重卡。“在月运营3万公里以上的线路上,鉴于能耗水平、可靠性表现、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我们更倾向于斯堪尼亚。”一位斯堪尼亚用户坦言,之所以在干线运输中选择斯堪尼亚,主要考虑的是“长期效益”。“斯堪尼亚是真正能够实现‘人歇、车不歇’的卡车,我们的车辆经常有1个多月不停车的纪录,这种高负荷作业对于国产车辆来说挑战很大。”
就在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开业活动的展场,除了全新产品之外,还有一台行驶超过300万公里的R480 6ⅹ2牵引车,以昂然挺拔之姿彰显性能和品质。
“斯堪尼亚针对中国用户多元化的场景需求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定制化车型,同时还有月付1.9万元的经营性租赁业务,和相应的配套服务,深度赋能运输业务,全力保障用户运营利润增长。”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蒯军表示。
多元技术路线并进
国产斯堪尼亚NEXT ERA燃擎在即
在供给和需求的调整中,市场同样变化无常。我国商用车行业的新能源化在政策引导下正迎来市场驱动拐点,中汽协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重卡82.1万辆,其中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近13.6万辆,占比约16.6%;燃气重卡累计销售14.4万辆,占比约17.5%。
在传统燃油动力车型需求步步退守的形势下,一直坚持以燃油动力车型角力中国市场的斯堪尼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种质疑大可不必。斯堪尼亚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通过如皋、北京和上海的三地联动,充分强化本地化布局以及与本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在市场战略发布中,斯堪尼亚不仅明确了燃油动力产品规划,强调了在原有优势领域,例如牵引车、特殊用途底盘、中置轴列车等方面的布局,还明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推出电动化产品。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斯堪尼亚明确将于明年推出本地化定制产品——中文LOGO“斯堪尼亚” NEXT ERA系列产品。斯堪尼亚亚洲研发负责人 Sonia Ederstal表示:“我们的雄心是长远的,致力于开发能够帮助中国客户提供营运能力的解决方案。”
在国际高端市场领域有全新Super系列产品引领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的同时,本地化定制产品的入列则进一步满足更多中国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斯堪尼亚针对全球和中国市场的产品部署显然有着更宽广的视野。
【寄语】
如皋工业生产基地开业是斯堪尼亚‘中国战略2.0’的重要成果,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固然其产品的卓越性能和品质毋庸置疑,但要真正实现‘在中国,为中国’,还需要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有更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有更积极的响应和作为。擎动如初!值得期待的是,斯堪尼亚坚信在“西方底蕴+中国速度”的交融相汇中,在“本地化赋能”的创新中,一定会持续推动卡车行业技术进步,引领商用车行业的全新发展。